抠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知识 >

吐蕃抗衡了唐朝二百年,但为何爆发内乱后便一蹶不振

64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5-15 12:40:13    

在《天龙八部》之中,有一个人非常令我们印象深刻,他就是吐蕃国师鸠摩智。按照里面所塑造的形象,鸠摩智是吐蕃大国师,武功高强,也侧面衬托出吐蕃国力的强大。

不过事实上来说,当时也就是宋朝的吐蕃,其实早就分裂成了一个个小的部落,并不强大,吐蕃最强大的时候毫无疑问是唐朝,唐朝的吐蕃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唐廷的梦魇,无论是历史上著名的大非川之战(名将薛仁贵损失兵力五万,仅以身免),还是后期的吐蕃劫掠长安等事件,无不体现出这个强敌对于唐朝的巨大威胁。

但是令人好奇的是,吐蕃这个国家到了唐朝后期居然神秘的消失了,而且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能够二度崛起,那么吐蕃到底是如何在一次巨大的内乱中崩溃的?这样一个强大王朝为何再也没能在高原上崛起呢?

上图_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 高原王朝,内陆命脉

对于吐蕃而言,很明显是一个高原王朝,其最著名的赞普(相当于皇帝)松赞干布将吐蕃的国都定于逻些,也就是今天的拉萨,确定了吐蕃王朝的百年基业。但是从吐蕃建立那一刻起,其经济命脉就不在都城,而在内地。

众所周知,高原地带的物产远远不如内地丰富,所以吐蕃能够发展成为对唐朝威胁巨大的存在,一共有两个重要原因:

1.其全盘学习了唐朝的制度

2.控制了相当大的内地资源

吐蕃内部的政权属于二元统治,王廷的吐蕃赞普们都要和吐蕃顶级家族联合治国,所以从松赞干布之后大部分时候吐蕃的赞普们都是不太管事的,真正掌握实权的都是外面的超级诸侯们。由于学习了唐朝的制度,实际上这些超级诸侯也就是唐朝的节度使,不仅出将入相而且有很大的自主权,诸侯有自主权的好处就是独立,当然坏处也是独立。

比如禄东赞父子,他和他的儿子们前后控制吐蕃国政70余年,他们的根据地就在今天的青海。

上图_ 噶尔·东赞(?-667年),汉文史籍中以禄东赞、论东赞、大论东赞的名字出现


  • 为什么根据地在青海呢?

主要是因为吐蕃在公元663年凭借吐谷浑贵族的情报出兵消灭了吐谷浑,占领了吐谷浑全境而实力大增,其中吐谷浑的河西地区的领土基本上是被唐朝给占据了,所以吐蕃得到的都是吐谷浑的西部领土,也就是到青海一带,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对外扩张,禄东赞父子就盘踞在青海,方便指挥,但是对于唐朝来说,青海再往东那可就是陇西各郡了,直接威胁到长安的安全,所以青海对于唐朝来说也是不容染指的。这也是为何吐蕃与唐朝在唐高宗时期长期在青海拉锯的最根本原因。

吐蕃这种外重内轻的体系隐患重重,外面的大将们都掌握重权,既有地盘还有钱,比如吐蕃的国土中最重要的日喀则地区就掌握在节度使手中,也就是所谓的苏毗,“军马钱粮,半出其中”

吐蕃国家最重要命脉就在苏毗,然而这个地方吐蕃王廷的人是无法直接操控的,和唐朝一样,吐蕃也是被各地节度使给拆分的国家,毕竟学的唐朝的制度就得了唐朝的毛病,所以吐蕃版本的安史之乱也就成了难以避免的事了。

上图_ 唐时期的 吐蕃


  • 超级连锁反应


说完了吐蕃国内的重重隐患,我们回到正题:为何吐蕃会在842年的内乱之中一蹶不振呢?

这里其实就可以得出结论:因为吐蕃的内乱不过是表象,本质是吐蕃百年积累的内部矛盾来了一场总爆发,说白了就是,吐蕃爆发的并不是内乱,而是一次总清算。

这场内乱,至少对吐蕃造成了三重打击,堪称吐蕃版本的“安史之乱”。

说起这个吐蕃版本的“安史之乱”,我们还得从吐蕃版本的“灭佛事件”说起。

上图_ 吐蕃武士


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佛教遭遇过三武一宗的灭佛运动,这里对于具体情况按下不表。但是在吐蕃也曾经发生过一次灭佛运动,当年吐蕃有两大宗教,一个是本教,另一个就是佛教,吐蕃的佛教在达摩赞普继位之前就已经非常兴盛,但是达摩赞普继位之后下令把吐蕃的佛寺全部关闭,经书全部烧毁,僧众也得全部还俗,理由也很简单,他是本教教徒,对佛教那一套完全不感冒,结果他在公元842年被心怀怨恨的佛教徒给刺杀了。

他这一死可不要紧,吐蕃国内直接就炸了锅,当时他还没立下继承人,他的王后永丹和王妃欧松各有一个孩子,这俩人谁当赞普大家争论不休,并且发挥了一贯优良传统——谁拳头硬谁当皇帝。于是乎吐蕃国都一时之间血雨腥风,打的是不亦乐乎。

上图_ 吐蕃服饰


这样一来就从宗教精神领域瓦解了吐蕃的存在基础,这是对吐蕃的第一重打击。

外面的吐蕃节度使们就开始趁火打劫了,当时吐蕃实力最强的有三个人,他们是洛门川讨击使论恐热,永丹的大将尚思罗,鄯州节度使尚婢婢,论恐热当时是洛门川讨击使,这官听起来不伦不类,实际上他相当于当时吐蕃在甘肃地区的最高长官,因为吐蕃外重内轻,自从唐朝中期唐廷在西域的势力衰落以后,吐蕃趁机占领了青海和甘肃。

当时论恐热的势力范围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和青海大部,尚思罗则控制王廷,尚婢婢则是青海其余部分。论恐热当时打出的旗号非常有趣:“无大唐策命,何为赞普?”这口号确实没错,没有唐廷的策命,永丹根本不是合法赞普,尚思罗本来也不是他的对手,结果洮水大战尚思罗全军覆没,论恐热的对手也因此就只剩下了一个尚婢婢。

上图_ 吐蕃时期的宫廷舞蹈


以下克上,政治上的全面倒退让吐蕃遭遇了第二重打击。

尚婢婢是吐蕃贵族,家族也是吐蕃宰相家族的一员,世代控制青海的鄯州,也就是今天的西宁,而且此人用兵能力极强,根本不怕实力强大的论恐热,当时论恐热进攻他的时候,旌旗杂畜,千里不绝,但是尚婢婢完全不当一回事儿,他对部下表示:“恐热之来,视吾如蝼蚁,以为不足屠也。”

他先是使出了一招骄兵之计,上了一封书信,表示相公(论恐热自称国相)这是举兵匡扶国难,自己根本不敢抵抗,只要退休就行了(相公若赐以骸骨,听归田里,乃惬平生之素愿也)论恐热听完瞬间没了防备,结果尚婢婢连续在大夏川等地将论恐热打的落花流水,双方陷入了拉锯战。

上图_ 吐蕃


虽然尚婢婢比论恐热用兵高明得多,但是他难以约束自己的部将,吐蕃毕竟是一个奴隶主政权,各地都不服管,于是乎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尚婢婢知道这么打会输,然而部将还是去打了。这就非常的令人无语,结果这内战居然前后打了24年,吐蕃内战的战火遍及整个青藏高原,这也让吐蕃的国力大损,在双方的内战期间,大规模的破坏对方根据地是常态,所谓:“杀其壮丁,焚其室庐,五千里间,赤地殆尽”。这种破坏让曾经兴盛的吐蕃王朝彻底丧失了复兴的可能,这也是吐蕃在经济遭遇的第三重打击,也是最惨痛的打击。

在吐蕃衰落的过程之中,唐朝的打压,一系列的天灾固然是重要因素,但是吐蕃最终的彻底毁灭,却离不开外重内轻的体制和奴隶主们肆无忌惮的掠夺。

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吐蕃没有自己的文化和适应自己情况的体系,一味的照搬唐朝,最终的下场比唐朝更惨。

上图_ 吐蕃文字


经历了宗教、政治、经济和三重打击之后,吐蕃不可避免的被瓦解了,吐蕃存在的基础,就是以宗教为纽带,以赞普为核心,以各地诸侯为支撑的封建奴隶制,但是这样的制度崩溃之后,吐蕃再也无法维持它那广袤的疆土。

在吐蕃崩溃的最后,被吐蕃占领长达百年的河湟之地的人们终于揭竿而起,在张议潮的带领之下回归了唐朝的怀抱,更是令无数人感到振奋。这也说明了一个最重要的道理:文化不认同,光占领,是没有用的。



相关文章

  • 刚住了半年的新房,踩在地板上就觉得有点怪怪的,仔细一听才发现是有点异响,可是刚装的地板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呢?有时候地板异响未必是地板质量的问题,很有可能在安装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也有可能是气候变化导致的。总结起来,通常有这三种原因。1、气候过于干燥或潮湿当夏天铺得地板转入冬天时,空气陡然干燥,可能会踩
    2025-05-09 12:48:12
  • 面对《战锤40k:星际战士2》这款深受科幻迷喜爱的动作射击游戏,玩家们往往满怀期待地准备踏上星际征途,然而,登录失败的问题却如同一块绊脚石,让这份期待瞬间落空。当遇到这种情况时,UU网络优化工具便成为了许多玩家心中的救星。《战锤40k:星际战士2》以其宏大的背景设定、丰富的角色设定和刺激的战斗体验,
    2025-05-08 03:11:45
  • 长寿花卷叶子有可能是因为盆土过于贫瘠,根系无法舒畅吸收养分导致。每隔2年换盆换土1次为宜;光照过强,灼伤叶片也会导致卷叶子。要适当遮荫,在夏季要养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温度不适导致卷叶子,最好将生长环境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保证植株健康成长;缺水干旱,积水烂根都会卷叶子,日常浇水要做到干透浇透;
    2025-05-08 02:23:55
  • 在《瓦罗兰特:无畏契约》这个充满策略与技巧的射击游戏世界里,每一位玩家都渴望成为那个引领风骚的战术大师。然而,在踏上这场冒险之前,不少玩家却遭遇了注册不了的尴尬困境,仿佛被一扇无形的门挡在了游戏的大门之外。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战,我们不必沮丧,因为总有方法能够破解这道难题。以下便是几个实用的解决方案
    2025-05-07 03:47:54
  • 随着《胡闹厨房》的风靡,近年来的聚会合作向的独立游戏也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这些游戏题材玩法各异,但也不约而同地往“友情粉碎机”的方向所靠拢。不同题材的聚会游戏都能散发出不一样的魅力,今天介绍的这款《胡闹装修 Tools Up!》也是一样,在众多聚会中展现出了自己不一样的特点。上手体验虽然装修在现实生
    2025-05-07 02:06:07
  • 龙与魔术师是游戏王永恒不变的主题,不过实际由于K社龙癌,相对来说魔术师们式微,不过龙与魔术师之间并不是没有相性,此卡组就以魔法师族做主轴运转,用龙族做终端。卡组 风灵媒师 薇茵3,圣魔之大贤者 恩底弥翁3,风魔女-冰铃3,增殖的G2,绝火之大贤者 琐罗亚3,风魔女-玻璃铃2,灰流丽3,朔夜时雨2,
    2025-05-06 0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