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百科
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治安管理处罚法常见疑难问题解释梳理

42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8 10:48:22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和办案,现把公安部曾经发布的《公安机关执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问题解释》汇总如下,供大家参考:


01

关于制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律责任问题


为了免受正在进行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侵害而采取的制止违法侵害行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对事先挑拨、故意挑逗他人对自己进行侵害,然后以制止违法侵害为名对他人加以侵害的行为,以及互相斗殴的行为,应当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02

关于未达目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律责任问题


行为人为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不予处罚。 行为人自动放弃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结果发生,没有造成损害的,不予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由于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应当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03

关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能否予以治安管理处罚问题


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予以收容教养【编者注: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和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通过,两部法律不再使用“收容教养”这一概念,将收容教养修改为专门矫治教育,收养教养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04

关于减轻处罚的适用问题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具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第十四条、第十九条减轻处罚情节的,按下列规定适用:(一)法定处罚种类只有一种,在该法定处罚种类的幅度以下减轻处罚;(二)法定处罚种类只有一种,在该法定处罚种类的幅度以下无法再减轻处罚的,不予处罚;(三)规定拘留并处罚款的,在法定处罚幅度以下单独或者同时减轻拘留和罚款,或者在法定处罚幅度内单处拘留;(四)规定拘留可以并处罚款的,在拘留的法定处罚幅度以下减轻处罚;在拘留的法定处罚幅度以下无法再减轻处罚的,不予处罚。


05

关于“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认定问题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第二项规定的“初次违反治安管理”,是指行为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第一次被公安机关发现或者查处。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初次违反治安管理”:(一)曾违反治安管理,虽未被公安机关发现或者查处,但仍在法定追究时效内的;(二)曾因不满十六周岁违反治安管理,不执行行政拘留的;(三)曾违反治安管理,经公安机关调解结案的;(四)曾被收容教养、劳动教养的;(五)曾因实施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社会管理的行为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事处罚的。


06

关于扰乱居(村)民委员会秩序和破坏居(村)民委员会选举秩序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


对扰乱居(村)民委员会秩序的行为,应当根据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侮辱、诽谤、殴打他人、故意伤害、故意损毁财物等,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对破坏居(村)民委员会选举秩序的行为,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予以处罚。


07

关于殴打、伤害特定对象的处罚问题


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行为的处罚,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明知殴打、伤害的对象为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


08

关于“结伙”、“多次”、“多人”的认定问题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的“结伙”是指两人(含两人)以上;“多次”是指三次(含三次)以上;“多人”是指三人(含三人)以上。


09

关于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偷越国(边)境和吸食、注射毒 品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


对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偷越国(边)境和吸食、注射毒 品行为的行政处罚,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第二款和第七十二条第三项的规定,不再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的补充规定》和《关于禁毒的决定》的规定。


10

关于居住场所与经营场所合一的检查问题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居住场所与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经营场所合一的,在经营时间内对其检查时,应当按照检查经营场所办理相关手续;在非经营时间内对其检查时,应当按照检查公民住所办理相关手续。


11

关于被侵害人是否有权申请行政复议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条的规定,治安案件的被侵害人认为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12

关于治安案件的调解问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条的规定,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以及其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应当本着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依法尽量予以调解处理。特别是对因家庭、邻里、同事之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双方当事人愿意和解的,如制造噪声、发送信息、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放任动物恐吓他人、侮辱、诽谤、诬告陷害、侵犯隐私、偷开机动车等治安案件,公安机关都可以调解处理。同时,为确保调解取得良好效果,调解前应当及时依法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工作,以查明事实、收集证据、分清责任。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交双方当事人签字。

13

关于不予处罚问题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2条、第13条、第14条、第19条对不予处罚的情形作了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对依法不予处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违法所得的,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有非法财物的,应当依法予以收缴。《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追究时效作了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对超过追究时效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再处罚,但有违禁品的,应当依法予以收缴。


14

关于对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问题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8条规定,“单位违反治安管理,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法的规定处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同一行为规定给予单位处罚的,依照其规定处罚”,并在第54条规定可以吊销公安机关发放许可证。对单位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章所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依法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同一行为明确规定由公安机关给予单位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处罚,或者采取责令其限期停业整顿、停业整顿、取缔等强制措施的,应当依照其规定办理。对被依法吊销许可证的单位,应当同时依法收缴非法财物、追缴违法所得。参照刑法的规定,单位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15

关于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问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的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七十周岁以上的”,“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要儿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可以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决定,但不投送拘留所执行。被处罚人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应当会同被处罚人所在单位、学校、家庭、居(村)民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和有关社会团体进行帮教。上述未成年人、老年人的年龄、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的情况,以其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者正要执行行政拘留时的实际情况确定,即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实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时具有上述情形之的,或者执行行政拘留时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均不再投送拘留所执行行政拘留。


16

关于取缔问题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4条的规定,对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由公安机关许可的行业的,予以取缔。这里的“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由公安机关许可的行业”,是指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的有关规定,需要由公安机关许可的旅馆业、典当业、公章刻制业、保安培训业等行业。取缔应当由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作出决定,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责令停止相关经营活动、进入无证经营场所进行检查、扣押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等。在取缔的同时,应当依法收缴非法财物、追缴违法所得。


17

关于询问查证时间问题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3条第1款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这里的“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是指本法第三章对行为人实施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设定了行政拘留处罚,且根据其行为的性质和情节轻重,可能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决定予以行政拘留的案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2条和第83条的规定,公安机关或者办案部门负责人在审批书面传唤时,可以一并审批询问查证时间。对经过询问查证,属于“情况复杂”,且“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案件,需要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适用超过8小时询问查证时间的,需口头或者书面报经公安机关或者其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对口头报批的,办案民警应当记录在案。


18

关于询问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问题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4条、第85条规定,询问不满16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上述人员父母双亡,又没有其他监护人的,或者因种种原因无法找到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收到通知后拒不到场或者不能及时到场的,办案民警应当将有关情况在笔录中注明。为保证询问的合法性和证据的有效性,在被询问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时,可以邀请办案地居(村)民委员会的人员,或者被询问人在办案地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亲友,或者所在学校的教师,或者其他见证人到场。


19

关于办理治安案件期限问题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9条规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这里的“鉴定期间”,是指公安机关提交鉴定之日起至鉴定机构作出鉴定结论并送达公安机关的期间。公安机关应当切实提高办案效率,保证在法定期限内办结治安案件。

对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逃跑等客观原因造成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的,公安机关应当继续进行调查取证,及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不能因已超过法定办案期限就不再调查取证。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逃,导致无法查清案件事实,无法收集足够证据而结不了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向被侵害人说明原因。对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治安案件的办案期限,应当从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之日起开始计算。

公安派出所承办的案情重大、复杂的案件,需要延长办案期限的,应当报所属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批准。

相关文章

  • 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常常会约定工程质量保证金。建立工程质量保证金这一制度,有利于承包人提高质量意识、提升施工水平、保证工程质量。但实践中不乏发包人设立各式各样的保证金、预留的保证金比例过高,加重承包人的负担, 反而不利于承包人开展施工任务,甚至可能为了降低成本,人为地降低工程质量,反而与工程质量保
    2025-06-07 00:34:35
  • 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名称中标明“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管理”字样,并在经营范围中标明“私募投资基金管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等体现受托管理私募基金特点的字样。股权类: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名称中标明“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字样,并在经营范围中标明“私募投资基金管理”“私募股权
    2025-06-06 15:16:29
  • prejudice&lt;pre.jud.ice&gt;偏见,成见,歧视详细解读前缀: pre-“在前,提前,预先”,变体形式有“pri,pro”.词根: jud(judge)-判断后缀: -ice,放在单词词尾,通常表示“名词”,'prejudice&lt;pre提前+jud判断+ice缀&gt;
    2025-06-06 13:27:01
  • 刚住了半年的新房,踩在地板上就觉得有点怪怪的,仔细一听才发现是有点异响,可是刚装的地板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呢?有时候地板异响未必是地板质量的问题,很有可能在安装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也有可能是气候变化导致的。总结起来,通常有这三种原因。1、气候过于干燥或潮湿当夏天铺得地板转入冬天时,空气陡然干燥,可能会踩
    2025-05-09 12:48:12
  • 面对《战锤40k:星际战士2》这款深受科幻迷喜爱的动作射击游戏,玩家们往往满怀期待地准备踏上星际征途,然而,登录失败的问题却如同一块绊脚石,让这份期待瞬间落空。当遇到这种情况时,UU网络优化工具便成为了许多玩家心中的救星。《战锤40k:星际战士2》以其宏大的背景设定、丰富的角色设定和刺激的战斗体验,
    2025-05-08 03:11:45
  • 长寿花卷叶子有可能是因为盆土过于贫瘠,根系无法舒畅吸收养分导致。每隔2年换盆换土1次为宜;光照过强,灼伤叶片也会导致卷叶子。要适当遮荫,在夏季要养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温度不适导致卷叶子,最好将生长环境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保证植株健康成长;缺水干旱,积水烂根都会卷叶子,日常浇水要做到干透浇透;
    2025-05-08 02:23:55